今年6月以来,已有至少10余个省份在冷链冻品中检出新冠病毒阳性。冷链环节为何成为新冠病毒的“潜伏地”?如何做好冷链环节疫情防控?11月11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与国外疫情关联大 11月8日,天津市通报新增本地确诊病例1例,其系某冷冻公司装卸工人,此前多地多次在冷链食品中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风险评估一室副主任白莉研究员表示,出现这一情况主要与国外疫情严重有很大关联。在食品生产、装卸、搬运、运输、贮存和销售的各个环节,如果周围的环境被新冠病毒污染,或者食品从业人员本身是新冠病毒感染者,都可能对食品及其包装材料造成污染。“若新冠病毒感染者带病工作,在工作环境中,打喷嚏、咳嗽等方式都会将病毒附着在货品上。”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病毒在低温环境比如摄氏零下十几度下,并不会被冻死。冷链造就的低温环境,为病毒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存活空间。即使是普通的冷链运输,病毒也可存活数周。如果是在新冠疫情高发地区污染的物品,包括食品或外包装,经过冷链运输,可把病毒带到非疫区,从而引起接触传播。 北京新发地疫情提示,疫情可能与海产品有关,从而引起对冷链运输冷冻产品的关注。大连疫情促使我国加强对冷冻肉类及海产品从业人员的管理。青岛则是通过主动对冷链从业人员定期监测,发现了处于感染早期的无症状感染者,因此未形成较大范围扩散。 从业者要做好监测和防护 冷链环节的传播风险已经明确,如何把风险降到最低?吴尊友在公开报道中称,要做好3项检测工作,一是对进口的产品及外包装进行抽样检测,以便及时发现污染的物品;二是对冷链经营产业的工作环境,包括运输车辆、储存的冷库等,定期进行环境采样,检测污染情况;三是对冷链从业人员,开展不少于每周一次的核酸筛查,以便及时发现处于早期的感染者,及时发现疫情,及时扑灭疫情。 也有专家表示,对于货物的管控难度很大,一方面货物数量庞大,另一方面采样的难度也较大。因此,管控好接触货物的从业人员,更具有可操作性、靶向性和有效性。 “冷链相关从业人员属高风险人群,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和防护尤为重要,特别是手卫生,要避免在工作过程中触摸口、眼、鼻。”此前,白莉曾参与大连疫情的处置工作。她介绍,通过疫情复盘追溯发现,有的装卸工人出现一过性头痛脑热等表现,以为自己得了普通感冒,没有在意,但实际上有可能感染了新冠病毒。“个人一定要强化健康意识,相关生产经营单位也要落实主体责任。” 据了解,国家卫生健康委专门印发《冷链食品生产经营新冠病毒防控技术指南和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过程新冠病毒防控消毒技术指南》,要求相关人员健康上岗,正确佩戴口罩、手套和着工作服上岗等。 “建立起冷链追溯系统也十分必要。”白莉表示,从天津疫情来看,在短时间内就追溯到了冷冻食品的流向,为防控措施争取了时间并提供了有力依据。随着对新冠病毒的不断认知,我国的防控策略和措施也在不断调整,从“人防”逐渐到“人物同防”。 近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上线了“北京市冷链食品追溯平台”,对进口冷藏冷冻肉类、水产品实施追溯管理。此外,天津、上海、重庆、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市均已实施冷链产品追溯。 新冠肺炎非食源性疾病 冻虾、鳕鱼等冷冻食品频频“中招”,公众不免对进口冷冻食品的安全产生担忧。白莉说,这大可不必。“首先,新冠肺炎并非食源性疾病。新冠病毒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冷链相关高风险从业人员接触病毒污染食品外包装感染新冠肺炎,消费者通过接触食品及其包装感染新冠肺炎的可能性极低,而且目前我国还没有消费者接触食品及其包装材料感染新冠肺炎的报道。” 对于冷冻水产品和冷藏肉类食品是否可以作为新冠肺炎传染源的疑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李宁此前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基于国际组织相关权威机构的观点和现有证据,新冠病毒主要是经人的呼吸道、飞沫和人与人密切接触传播的,经消化道感染的可能性很小。迄今为止,尚无进食食品感染新冠肺炎的报道。 白莉建议,消费者要牢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食品安全5大要点:保持清洁,生熟分开,烧熟煮透,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同时,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戴口罩,勤洗手。(记者 杨金伟) (责任编辑:) |